熊泽南教授是我校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主任。她有着令人称羡的健硕体格与敏捷身手,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大爱和睿智的光辉。我初识熊教授是在2019年她为教职工义务举办的太极拳训练班上。
图1: 太极拳教学中:左下势独立
正是当初多亏她教会了我们初习太极拳、八段锦,令我们于此后漫长严酷的疫情期间,在蜗居宅家的日日夜夜里,“拳打卧牛之地,脚踢方寸之间”,通经络,补气血,调理全身脏腑,滋养生命活力。
今年暑假,应部分老师要求,熊教授再次义务组织大家讲习太极拳八段锦。我虽是老学员,但仍想进一步提高打拳质量,便报名参加,遂得又见熊教练。
温故而知新,这次的学习,对我帮助果然很大。
首先,我的动作更规范了。在教学过程中,熊教练会仔细扫视、端详我们的一举一动,动作稍有偏差,力度或有欠缺,谁没及时跟进,她都一一指出纠正。比如她纠正我:收手要含胸,出腕要轻旋,挥拳要用力等等,这些都是以前不曾注意到的。我们无不惊讶于她虎视鹰瞵般的观察力,并打趣她前后左右上下是不是长了六只眼。
图2:太极拳锻炼中:手挥琵琶
又如,我们往往难以掌握的是呼吸技巧,熊教练更是不厌其烦,耐心示范、讲解、一一道来:
吸气,你得腹部缓慢隆起,气息从鼻腔吸入,向下沉至丹田。
呼气,你得腹部缓慢内收,体内浊气蓄积,然后缓缓自口腔排出。
她像万人瞩目的舞台上一位老于此道的音乐指挥,边示范边发口令:1-2-3-4 吸,1-2-3-4 呼……
听着口令,随着节奏,我们渐入佳境,使呼吸与动作协调同步,仿佛进入某种天人合一的新世界。
图3:太极拳锻炼中:闪通臂
我以前对有关拳术的理论一知半解,似懂非懂,这次暑期培训熊教练不厌其烦,循循善诱,每天上课穿插讲解一点点,积少成多,深入浅出,讲练结合,小白如我者居然也耳濡目染,偶尔熟能生巧。
比如,她解释先要“意”动继而“形”动其实很简单:意欲将拳打出去吧,你就先要有打出去的意识;意欲沉气,就先要有气沉丹田的想象。此所谓以意行气,以气运身;意到则气到,气到则劲到。
熊教练还特别强调,打拳最需心静,心静则意专,意专则见功力。熊教练耳提面命,表达简明简洁简练,我们自然心有灵犀,不负厚望,及时跟进,日积月累,日进有功。
图4:八段锦锻炼中:摇头摆尾去心火
每天,晨光照耀,清风拂面之际,在熊教练带领下,我们随着音乐翩然挥拳,动作缓缓展开,心境逐渐平和,如春风化雨,神清气爽,如涓涓细流,滋润心田。
从熊教练沉稳的架势,专注的神情,我们看到了一种由内而外的拳术之美,阳光洒落在她身上,汗水㓎湿了婉约的鬓角,于一招一式中,我们看到了一个健康阳光的女性之美。
图5:八段锦锻炼中:左右开弓似神雕
跟随熊教练,我们多了一份自信和自律,少了一些老气和惰性,心情愉悦,我们更热爱人间烟火,更向往诗和远方。拳友之间互相切磋学习鼓励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 
图6: 拳友们的收获:自信!自豪!阳光!
不仅如此,熊教练除教我们太极拳、八段锦,还传授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和五禽戏。其中,六字诀是中国传统养生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特定的字音发音:嘘、呵、呼、呬、吹、嘻,配合相应动作,旨在调节脏腑功能;五禽戏则是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借以达到强身健体之功效。这让我们不仅练习摄生、颐养、延年,还让我们増长见识,领略中华先祖无尽智慧于一二。

图7: 六字诀练习中:嘘字诀

图8:五禽戏教学中:猿摘
此次培训班从7月1号正式开始到8月29号圆满收官。几近两个月的时间,中途熊教练除回老家看望母亲一趟(仅两天),和老同学外出旅游七天,其余时间哪怕夏日炎炎,高温绵绵,从不间断。
她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休息与陪伴家人,当然也没有人给她规定教学任务,但她言而有信,一诺千金,一直坚持带领大家练习到开学前夕。
图9: 拳友们健康路上携手前行
再次感谢熊教练,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,谨以深深敬意和虔诚写下这篇拙文献给亲爱的泽南教授!
祝福她永远青春健康,快乐吉祥!
作者:朱盛娥
审核:曾一兵